+
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学术讲座 > 正文

湖南师范大学张隆溪教授在外国语学院开展交流活动

时间:2025-10-21   浏览量:   来源: 外国语学院

10月21日,塔里木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专题学术讲座,邀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知名学者张隆溪教授讲授“世界文学的兴起与中国文学的全球路径”。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并参与交流。

DSC00606

张隆溪教授从世界文学研究在二十一世纪的迅速崛起谈起,指出该领域为国际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法论视角。他引用David Damrosch的界定:“超出自身语言文化范围流通的文学才是真正的世界文学”,据此剖析“流通性”如何成为衡量文本世界性的重要标准,并进一步揭示了非西方文学(包括中国文学)在全球传播版图中因流通受限而被边缘化的结构性原因。

DSC00617

在此背景下,张教授提出两个核心议题:其一,世界文学为何能在当代兴起?他从全球化进程、翻译与出版产业的扩张、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解释;其二,中国文学如何突破壁垒、进入世界文学的主场?他建议以高质量译介为抓手,以学术批评与国际话语平台为支点,联动海外教学与研究网络,打造可持续的传播生态。同时,他强调要重视区域文化差异与读者预期,实现从单点输出到多向互动的转变。

互动环节中,师生就经典再阐释、少数民族文学的国际呈现、数字媒介对文学流通的影响等问题与张教授热烈讨论。与会者普遍表示,讲座视野开阔、论证严谨,为中国文学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与方法。


本次讲座的举办,进一步拓展了外国语学院的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比较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度融合,对提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。

DSC00621

主讲人简介

张隆溪,1947年生于四川成都,国际著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者,被誉为 “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”。

学术头衔:瑞典皇家人文、历史和考古学院外籍院士,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,湖南师范大学教授,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(2018年聘)。

求学经历:1981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,198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。

任职经历:曾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(1989--1998),香港城市大学教授(1998起),2016--2019年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主席,2023年全职加盟湖南师范大学。

(文,王馨笛 / 摄,王馨笛)